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如何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大学问,一门为人父母必须做的功课。我将从不同维度角度来分析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和帮助。
母爱是天性,自然而然,而正确的爱需要学习。婴儿呱呱坠地,母亲就得劳神操心,呵护,哺乳,清洁排泄,保护不受冷热,洗浴,哄睡,及时添喂辅食,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等等等等,难以尽述。这一系列作为都饱含为人母的天性和大爱。婴儿其实是有心灵的,婴儿的心理如同她的身体一样在生长发育。母亲对着婴儿微笑,和孩子说话,孩子听不明白语言,也不会说话,但却会意母亲的心意,笑呵呵的,仿佛和母亲说话一样。这个场景是最经典的爱,也是经典的教育——爱和教育是一体的。爱的核心是理解孩子的需求,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婴儿哭了,一定是有所需求,一定是身体或心理上有所不适。如何没有理解这个需求,没有了解到这个不适,母亲就难以满足孩子,也就谈不上正解地爱孩子,更谈不上教育了。所以,母亲应该学会观察婴儿,了解和懂得婴儿心理及其需求。
孩子的生长有规律和秩序,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婴儿需要母亲的全天候抚育关爱,这阶段母亲对孩子必须无微不至,温柔再温柔,最好连一个愠怒的脸色都不要给孩子看到。一到二岁是学走路和学说话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发育 得好,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走路关键是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放手,让孩子试错,在错中学,哪怕跌倒了,也要鼓励和表扬。学说话也是如此,一样要放手,孩子无论说什么,无论说得多么呀呀无韵,母亲都不要打断她,不要制止她,反而要表扬鼓励。接纳、鼓励、肯定、表扬、赞赏,这是三岁以前对孩子最好的爱,也是最好教育。
三岁以后,管教可能就开始了。当然管教是在爱的基础上,管教是爱的内容之一,是孩子成长的保障和必由之路。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失于管教,是父母的最大失职。爱与管教既相辅相成,又各有其责。教育孩子有几个容易犯错之处,几大误区,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个误区:将爱与管教分离
以为管教是对孩子不爱,爱不需要管教,这是大错特错。爱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身体和心理需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对孩子尊重、关心、关爱。夫妻相爱和睦,孩子从中感受到人与人的美好关系,生出安全感。反之夫妻不和睦,夫妻之间缺少爱和关怀,孩子不可能感受到爱,也不可能培育出爱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夫妻相爱,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心理营养素。三岁开始,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虽然很稚嫩,却也很顽强。如果孩子对必须遵循的规范有意打破而任意行为,比如讲:抢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的玩具,骂人,等错误行为,对此必须坚决制止,绝不允许。如果孩子挑战父母的权威,有意抗拒父母,比如讲:家里来客人了,孩子有意吵闹让大人听不清说话,此时必须制止,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就是管教。管教的方式方法以制止住孩子的错误行为为度,让孩子懂得为什么此类行为不被允许。
反之,如果听任孩子任性,不遵规距;或者是溺爱孩子,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这不是爱,这是放纵,是放弃了管教,会误了孩子一生。美国亲子教育专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詹姆士-杜布森认为:如果你不能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捡起他的玩具,那么你也不可能对一个正值人生最为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控制。一个没有养成规距的孩子长大了会对社会规则和规范不屑一顾,结果是非常不妙的。所以管教必须从从小开始,从三岁开始。
第二个误区:将管教与惩罚混淆
管教的本质是爱,是为孩子将来顺利地社会化而给予指导培养,让孩子懂得是非对错,也培训了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一个学习优秀成绩良好的学生必备两点:一是智力正常,二是有自我约束能力。这个能力就是从小培养的,这个能力就是父母的管教结果。惩罚的本质却是给孩子身体或心理以苦痛,而不是消除孩子的错误行为。惩罚的结果是对孩子身心伤害。孩子可能会因害怕放弃某一行为,却但会表面服从而其实留下怨恨和报复心理,因惩罚而留下心理阴影。此外,实施管教和惩罚时父母的心理过程也有质的区别:前者充满爱和关心,为孩子未来计,管而有教,促使孩子明白某一道理。后者则是父母的愤怒和冲动。所以,父母在在生气时、在情绪冲动时不要管教孩子,避免造成对孩子的意外伤害。现实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在描述管教与惩罚的概念时,阐明两者的区别:“管教”是针对问题行为的,孩子会毫无怨言地接受。而“惩罚”是针对个人的,代表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的愿望,它所表达的是敌意,而非爱意,因此孩子通常会对惩罚深恶痛绝。所以我们提倡管教孩子而不要惩罚孩子。
管教有一定的尺度,以不伤害孩子为原则,以孩子懂得某一道理和规则为原则。管教孩子有三忌: 一忌当作外人面,更别说当作众人面管教孩子。孩子有自尊心,有赢得同伴和他人肯定赞赏的心理需求,如此当众出丑,会给孩子重大心理伤害。二忌父母意见不一,互相拆台,更别说夫妻互相争夺对孩子的权了,那样,孩子表面上不说什么,内心会不由自主地鄙视父母,会对父亲和母亲一个也不佩服,当然也就不尊重和遵从了。三忌骂骂咧咧,唠唠叨 叨。骂骂咧咧,对孩子的错误无从下手,孩子对此暗暗地试探你的底线,会充耳不闻。唠叨,说话没有中心,思想没有原则,孩子对此不知所从,惟有心烦厌恶。
第三个误区:将父母权威与父母虚荣相混淆
父母对孩子是有权威的,这个权威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抚养人,对孩子有抚养之恩,是因为父母的能力和知识比孩子高明,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老师,有能力保护孩子和教育孩子。这个权威对父母传授给孩子的规矩原则是必须的,父母权威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有益,为孩子将来社会化打下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天,撑起了这片天,这个权威就自然树立起来了。孩子尊重父母,这就是父母的权威有效。而虚荣则不同,是父母出于自己私利私心对待孩子。将自己的愿望加之孩子身上,这是虚荣;要求孩子不违背自己命令,这是虚荣;让孩子给自己长面子,不理解孩子需求而只要孩子听话,这也是虚荣。总之,虚荣是父母的自私,而权威则是父母对子女的恩爱教养。有权威的父母能够教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虚荣的父母只会牺牲孩子的个性自由,给孩子将来的人生再来障碍。
第四个误区: 青春期一定叛逆
孩子12至15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女孩比男孩要稍微早点。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点,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此一阶段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固有的特点:一是身体快速生长,生理基本成熟与成人相当,自我意识增强,有较显著的自我掌控意识,而心理功能却还欠成熟,情绪容易起伏变化,心理不稳定,这样就形成了生理成人化和心理尚不成熟与自我意识和自我掌控需求强烈的矛盾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自己要求自我独立却并没有独立能力。青春期的少年会有自己的见解主张,有自我管理的需求,这些会与父母老师的管教产生不一致。如果父母老师处理不好,产生矛盾,不一致升级为对立,少年与父母老师针锋相对,此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叛逆和逆反。这其实是管教不当,关系不当的产物,而不是青春期的必然现象。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和老师正解对待孩子的青春期,与孩子平等相处,将孩子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孩子人格,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自我和独立需求,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消除孩子简单化思维,达成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就可能不会出现显著叛逆和逆反。关键在于父母和老师的正解教育方法。
青春期的少年性生理基本成熟,自然会产生性欲望和性冲动,如何管理好欲望与冲动也是重要课题。父母,特别是母亲应该承担起对孩子性教育的责任。其核心是身体安全和社会道德感。通过文艺活动,阅读文学作品,健康的文娱活动,健康的男女同学交往和集体活动,这些一方面合理地满足孩子对性和异性的好奇渴望,释放了性压力,另一方面也因此而逐渐了解和掌握性的道德特征,了解与异性交往的社会规范和尺度。让孩子们明白,青春期对异性爱慕好比是等待成熟的果子,不到收获季节果子是不甜的,是苦涩的,要耐心等待,等待到成熟的季节。 青春期的性教育要避免两个极端,既避免压制打击,又要避免放任自流。尊重孩子的愿望和心理,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如何教育好孩子,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充满智慧和责任的严肃工作,也是为人父母的人生大课。家庭和学校各有其职,而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更大更深刻。爱与管教的平衡是教育好孩子的诀窍和关键,也是父母需要学习的功课和能力。
如果你有话要说,有问题需要咨询,可通过好心情平台联系交流沟通。
本文章由吴成元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