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傍晚,天气凉爽,我从地铁站出来但不小心走错了出口,转来转去也找不到地图指示的那个公交站,看着形形色色的行人,我觉得我不属于这里,不属于在这里求学的繁华城市,我只想快点找到公交站再转两趟公交回到学校,结束这一天的疲惫……”
大二的第二学期,我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了,撑不下去了,便走上了就医之路。日记里的我刚从A地最大的公立医院出来,从医院直接约个顺风车回学校大概50块钱,45分钟就能回到学校,但我为了节省这一点钱决定自己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去:一共要转三趟公交、一趟地铁,地图上显示大概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可以回去,但我因为在地铁站那里走错了,等公交又等了很久,整趟路程花费了三个多钟头,才回到宿舍。
一个舍友从外面回来,很诧异地看着我,感慨我竟会在这个时候回到宿舍吃泡面而不在图书馆自习。我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她们当然不知道,我这个学期屡次找各种理由向辅导员请假出去,是去看临床心理科。
01
第一次发作应该是在高二下学期末,当然也不是一下子爆发的,回想起来应该是高二一整年不良情绪的积累,然而那时自己无知,也不懂得自我调节。期末月,身边的同学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分班考试拼搏,我只希望没有这些症状和问题该多好。
我知道高二第一学期的成绩已经使自己难以留在现在的优秀班,虽不甘但极力安慰自己没关系这也不是高考,内心更多的是奢望自己能像身边的同学那样尽全力拼搏,但我总控制不住惊恐一些不必要、根本不会发生或者是就算发生了也无妨的事情,时不时还会头痛:很明显地感受到后脑勺某一块在嗦嗦地痛,痛到害怕自己脑袋会裂开或者会猝死……
结束了高二期末考试,在家里睡眠好了很多,也很想抓紧时间学习,但是却经常走神、控制不住地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做得不够好、令我遗憾后悔的事情,不断地责怪自己……那时候自己真的不知道是病了,还以为只是向来自己心理素质不好、太过敏感了。
高三开学,果然我没有留在原来的班,第一周我就又撑不住了,我又在惊恐焦虑不必要的事情,精神紧绷着,随时准备“战或逃”,头又不时在痛……
这样的状态根本跟不上高三的节奏,内心更是对自己深深的厌恶,痛恨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全身心投入学习。
(情绪崩溃时发的私密朋友圈,对我而言书写和表达是一个可以缓解情绪的方法)
02
“还没睡着的凌晨1点,周末坐着公交回学校的路上,我渴望着我能出一场车祸之类的意外,这样我就可以暂时得到休息、逃避目前的状况了……”一翻当时的日记就忍不住泪目,再也翻不下去。
那时的我刚17岁,对抑郁症、焦虑症也不了解,但有一天突然想起要是能吃点镇静的药可能会好很多,于是周末放学我去了医院。小县城里的人民医院没有心理科或精神科,我只能挂了个神经内科的号,也第一次知道那种头痛叫做紧张型头痛,精神紧张导致大脑血管收缩问题引起的,开了一周的药。我一点也不了解精神类药物,所以有点害怕戒断反应、不良反应什么的。
每天下午第3节课都是测验课,而那时的我也是症状最严重:全身发热,焦虑停不下来。吃了药,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了很多,有力量抵抗全身发热。不过那个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吃了后我的胃反酸翻腾得很厉害,再次去医院时跟医生说了,问他能不能换种药,但他说没有其它药了,开了点奥美拉唑给我伴着吃。
迫于经济、时间紧张以及自己对于系统服药的无知,只去看了三次我便擅自停药了。但高三整年我还是很多问题,总为了焦虑而焦虑,周围一切事物都让我焦虑,便时常吃些谷维素来扛。
高考考得一塌糊涂,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复读,寄希望于考研一洗高考的不甘。大一时由于疫情在家上网课状态还算勉强可以。大二第一学期,我渴望着能摆脱高三落下的焦虑问题,想克服它,可是它却日渐壮大,我只能“战或逃”。上课时、自习时我又开始像以前焦虑万物那样惊恐不必要的事物……后来意识到可能得去看医生、系统服药,也阅读了大量科普文章才真正了解到焦虑症、抑郁症,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幕。
03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去看医生吃药治疗这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苦涩但也有很多感动。现在大三的我,即将面临考研就业、学习能力记忆力的下降、所学专业就业困难、医药费、家里经济的压力……这些仿佛一座座大山压在我身上,好在我也慢慢领悟到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努力让自己活好当下。也好在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文章、阅历更加丰富、还有珍惜一些温暖的人与事……这些都让我心态更加平和。
最后也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要系统治疗!最好找到靠谱的医院与靠谱的医生遵医嘱。现在的我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可能在于经历,一切都是经历,那为何不享受这旅程呢?学会与这些病症和平共处可能也是一种解决方式。
当然我们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会慢慢变好的!平时坚持运动,多积累生活中的正能量。
祝福不曾相识的你,早日摆脱痛苦,一生尽坦荡!
(文章图源:摄图网)
如您还有“焦虑抑郁心理治疗”相关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专属客服1对1为您匹配医生、心理咨询师。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好心情健康

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程媛媛

好心情